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08:21:44
人们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个人读了万卷书就会由内而外地散发一种高贵而又清雅之气。但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涵养,多么有高贵之气,也难免会有情绪爆发的时候。封建古代时期,世人将文人怒骂他人的言语称之为雅骂。
换而言之,文人在辱骂他人之时可以一个脏字都不带,就能让人恼火不已,气急败坏。历史上有十句著名的雅骂,每一句话都能让人急火攻心,毫无反口之力,如若没有知识素养以及文学积淀的话,或许还真的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一代圣人孔夫子,骂人不脏却反击
众所周知,教育学家孔夫子在中国封建时期有着至高无上的历史性地位。他在春秋战国那个混乱无比的年代,凭借一己之力开拓了儒家学说,并且在他的教导之下,涌现了诸多具有治理国家能力的一代辅臣。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样的孔夫子在世人眼中是一个温文尔雅、气质清淡之人,肯定不会有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之时。
但其实,孔夫子也不过是一个老师而已,在教导学生之时也会遇到诸多不顺利的时候。据史料记载,孔夫子曾经就说过“朽木不可雕也”的名句,而这句话便是孔夫子在教导学生之时讽刺学生蠢笨的言语。用现代常用语翻译过来就是孔夫子说这个学生像一块腐烂的木头一样,先天条件已经糟糕透顶,就算是再有能耐的能工巧匠,或许都没有办法将它雕琢成一块完美的工艺品。换而言之,孔夫子就是告诉学生:你实在太笨了,我怎么教也教不会。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部分,那便是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翻译过来与上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与孔夫子有关的雅骂还有第二句,那便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不懂其中含义之人,通常会将这句话认作是孔夫子不尊重老人的证据,因为大家普遍的理解都是孔夫子在说一个老不死的人就像贼子一样令人讨厌。但有一定文学常识的人都明白孔夫子这句话虽然是在痛斥老人,但所指的对象是那些倚老卖老、不遵守道德规范的坏人而已。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每个人都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人意识到老人虽然应该被尊重,但那些厚颜无耻之辈,实属不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是孔夫子说出的著名雅骂。这句话经常会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许多人也在编剧的误导之下以为孔夫子是说女子和小孩是非常难交往的。但经过系统性地学习之后,世人才明白孔夫子的这句话并不是针对于女性,反倒是劝诫一国的统治者,如若想要让国家欣欣向上蓬勃发展,就应该远离那些只知道让他停滞不前的女人以及溜须拍马的小人。这句话运用到现在也同样有可行性,成功的路上有许多磨难,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就人生。
孔夫子作为一代教育大家,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一套自我的行事手段。据史料记载,孔夫子手下有一个叫做仲由的学生,这个学生行事鲁莽,做事也过于极端。孔夫子为了劝诫他性格不要过于刚硬,便说出了一句看似于骂人的雅骂,那便是“若有也,不得其死然”。不少历史学家在经过研究发现,孔夫子并非是一个脾气温和之人,他的行事之风更属于一直抱怨,不过就当今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样的处事风格则更为适合当今的职场。
名著雅骂更经典,文化气息直称赞
除了以上一系列出自孔夫子口中的雅骂以外,在我国遗留至今的各种文学经典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品读以及借鉴的雅骂。首先,在《左传》当中的《郑伯克段于焉》里就有一个值得学习的雅骂。这段故事是讲述在面对母亲不公平对待时,两个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而在这段故事当中就有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雅骂—多行不义必自毙。其主要思想便是要劝诫世人,如果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一意孤行,不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话,那一定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人们在面对选择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欲望的驱使,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善良有底线之人。
此外,在《庄子》全篇当中也有一系列类似于雅骂的言辞,全文当中没有一个脏字,却能让被骂之人对号入座,感觉羞愧不已。不少文学家认为,这或许就是雅骂背后所负有的力量,明明每一个字都赋有文学气息,但却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古代常用雅骂句,流传至今须深思
花蕊夫人曾经说过一句名句,那便是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句话的主要中心思想便是讽刺那些面对民族大义之时,却像一个没有节气的软骨头一般,只知道缴枪投降,根本不能为了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
此外,也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杜甫的那句:而曹生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也算是一句经典雅骂。杜甫作为一位乱世之中的诗人,所写的诗句大多数都与家国情怀有关。在杜甫看来,文人虽不能上战场上浴血奋战,但也应该承担起一个作为文人的责任,为世界而发声,为百姓而证明。而那些好高骛远之人,他们的庸俗追求也终将会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消散。杜甫表面上是在讽刺那些追名逐利之人,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屑。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句话出自于《诗经》,一再强调一个人威仪的重要性。纵然喊打的老鼠在逃跑之时,尚且都会为了皮毛而维护尊严,那人又有什么理由不维护自己的体面呢?此外,“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是一句著名的雅骂,意在警告人们遇事不必斤斤计较,否则会失去更多珍贵的东西。